新闻中心
分享到:
“有范儿”国潮、个性定制……70年的服装业发展 再也不用“缝缝补补又三年”
2019-10-0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在北京,一年一度的北京时装周刚刚结束,32场流行发布,国内外200多个品牌华美亮相。

在全球最大的纺织贸易集散地——浙江柯桥,喧嚣的卖场左右着全球的面料潮流,每天成交额6.2亿。

在中国,2018年就生产出了456亿件服装,中国人一年用在服装上的钱超过了13000亿元。

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如何让全国人民穿上新衣服,对中国共产党是一次不小的考验。因为那时候,城里人一年只有2.33米棉布。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 高勇:所以当时的老百姓是人均摊不上一件衣服,户均不足一条被子。

就在新中国成立的前一天,北京朝阳门内的一个院子里,第一次全国棉花会议刚刚结束。会议的总结中有这样一段话:“本年度原棉供应问题的解决,不仅是单纯的采购问题,而是有关国计民生的、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工作。”

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此后,各地迅速恢复棉花生产,棉纺厂在大江南北拔地而起。然而,在耕地面积有限的中国,仅仅依靠农业原料,只能勉强满足人们“穿衣”,却很难做到“丰衣”

北京市民 乔玮:“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我应该是上中学了,我妈买了两块手绢,应该是的确良的,给我妹妹做了一件汗衫。后来我就特别羡慕她,然后也挺嫉妒她的。

这是40多年前手绘的一张辽化工厂图。1972年,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从国外引进大型成套设备,在辽宁、上海、天津、四川全力发展化纤工厂。尽管那时国家还不富裕,但却拿出了73亿元投资,就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穿上紧俏的“的确良”

原辽化公司副总工程师、纤维一厂厂长 蒋新坤:当时生产出来的第一批纤维出来的时候,白花花的纤维,人们看到有不少女职工,当时真的热泪盈眶,都感到欢欣鼓舞。

从此,老百姓不仅可以轻松买到的确良,布料的品种也多了起来,颜色更是五彩缤纷。

70年的时间,中国的纺织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纺织工业产业链,全球每100米化学纤维中,67米以上是由中国制造。每年仅出口的服装就超过300亿件,相当于全世界平均每人4件。

今天的中国,早已跨越了吃饱穿暖的阶段,中国人对服饰的追求更加细致入微,一款衣服风靡一个时代的情景再难出现。

进入新时代,如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让中国这个纺织大国、服装大国,跟上消费者变幻莫测的需求和世界的潮流风向,“个性化定制”“柔性生产”“品质”“品牌”这些字样开始频繁出现在国家的文件中。

在山东的这家纺织企业,用来制作西服的羊毛面料可以做到像丝绸一样轻薄,每米能够卖到上千元。如今,三维扫描、3D量体、动作捕捉,科幻电影的情节,在服装行业里已经不足为奇。传统产业焕发出了青春的活力。

这个夏季,结合中国元素与现代服装工业的“国潮”成为最火爆的时尚新宠。

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 刘卫:国家的发展带来文化自信,国潮里面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它是中国品牌,代表了我们自己的潮流的判断和方向。

70年,从凭票买布的拮据,到手机一开随时下单的便捷,从缝缝补补又三年到随时随地添新衣,从担心穿得和别人不一样到生怕和别人撞衫,中国人穿着里的点滴变化都折射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也讲述着新中国为人民谋幸福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央视记者 振生 岳群 曙光 陈茜 俊凯 毅杰 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