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分享到:
穷尽一生解锁羊绒“密码”
2018-11-23

  舒适保暖的羊绒衫穿上身,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它背后的奥秘:一只山羊每年产绒量只有二三两,一件羊绒衫就需要五只山羊的绒毛。因稀有珍贵,羊绒被称为“纤维宝石”和“软黄金”,怎样高效提取羊绒,成了全世界纺织业都在苦心求解的一道难题。

  谁能解开羊绒的技术“密码”?雪莲羊绒公司总工程师苗晓光一辈子都在研发设计羊绒制品,他也让国内外同行望尘莫及——他成功研发的羊绒分梳新技术被誉为“一项专利相当于80万只绒山羊”,羊绒技术上的任何一点儿瑕疵,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

  “门外汉”7年成长成“能人”

  36年前,刚入行的苗晓光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会和羊绒打上一辈子交道。

  雪莲是北京国企北京时尚控股旗下企业,前身是北京麻纺织厂,后更名为北京羊绒衫厂。早在1964年,麻纺织厂的技术研发团队就突破了国外严密封锁的羊绒分梳关键技术,中国第一件羊绒衫横空出世,彻底结束了拥有世界70%羊绒资源的中国不能生产羊绒衫的历史。

  1982年,机械设计与自动化专业的苗晓光毕业后,被分配至北京羊绒衫厂分梳车间实习。什么是分梳?“门外汉”苗晓光一头雾水,只能每天紧紧跟在老师傅后面学工艺流程。他啥都好奇,都尝试着上手操作,晚上回宿舍后继续复习,脑海里过电影似的,把学到的内容全都写进笔记里。

  羊绒分梳,听上去简单,却是个极为讲究的技术活儿——把羊绒原料中的杂质和粗纤维分离出去,还得尽可能增加一次提取率、降低成品中含粗纤维的比率。

  可当时厂里羊绒分梳的活儿很糙:消耗原料大且成品质量有待提高,生产环境较差。有客户想来参观时,厂里总会以技术改造或保密的理由委婉拒绝。

  随着产品竞争更趋激烈,企业需要更高质量的分梳绒成品开发新产品,但旧工艺让厂里发展卡了“脖子”。是直接引进每套造价1500万元的进口分梳设备,还是自力更生研制更适合中国的分梳技术和设备?1989年,羊绒衫厂面临着一道艰难的选择题,问题的答案,竟关系到了苗晓光的一生。

  厂领导和分梳技术专家最终选择了后者,他们找到了苗晓光,想让他扛起研发重任。苗晓光当时已经是厂里的“能人”,机修车间乃至全厂的技术改造工作数他最在行,对分梳技术也门儿清。

  6年攻关出羊毛分梳设备

  “难度太大了,真没把握!”苗晓光一直拿不定主意。犹豫了几天,在同事的鼓励下,他决定接受挑战,担任“动物绒毛分梳工艺技术”研发课题小组的负责人,与同事们开始了长达6年的技术攻坚战。

  没有专门的实验室,还不能影响生产,苗晓光这个负责人当得不容易:回家后就在不足7平方米的小屋里画图纸、设计零件,在车间得等着工人交接班和吃饭时的停车期间,才能“抢”出时间在机器上做测试。

  为了搞清羊绒原料在机器加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微变化,他戴上护目镜,二话不说就钻到机器底下观察,一待就是几个小时。试车前,机器上50多公斤的大轴需要卸下,上百组实验需要反复观察修改。几年后,他落下了腰肌劳损的毛病,有一次手指头还不小心被机器割掉了半截儿。

  “都是小伤,没关系!”见他这么拼,家人和同事都不忍心,苗晓光反而安慰他们:“一切都为了实验成功!”

  为了更方便分析观测实验结果,他还把家变成了实验室,用自己搞科研的奖金买了工业烤箱和实验材料,回到家就钻进房间做实验。

  6年后的一天,新技术试车开始:羊绒原料送进了新机器,经过10分钟全循环、自动化的加工流程,雪白的无毛绒成品呈现眼前。化验结果最终显示,新设备工艺所生产的成品含杂率0.2%、含粗纤维率0.25%,比以往降低了0.1%和0.15%,一次提取率更是从低于35%提高到70%以上,综合提取率提高到95%以上。这已经是质的飞跃,6年的攻关终于成功!那一刻,苗晓光和同事们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投身科技时尚新产品研发

  团队研发的羊绒分梳新技术,在当时达到了国际最先进水平,还获得了三项国家专利。纺织行业流传着这么一句话——“雪莲一项专利等于80万只绒山羊”。

  原来,这项技术的成功对于整个羊绒行业来说,相当于每年多养了80多万只山羊,不仅每年为企业增收节支1000多万元,还为行业带来上亿元的经济效益。北京羊绒衫厂还成了我国对外销售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羊绒分梳机的唯一企业,宣告了我国进口羊绒分梳设备时代的终结。

  这些年来,为了让技术应用尽快落地,苗晓光一直都在奔走。“毛巾”绣、“牙刷”绣、耐久性防静电羊绒衫、日光变色春夏装、智能调温装……一件件科技创新羊绒衫产品陆续投入市场,全部来自苗晓光的研发,羊绒“魔术”被他玩得得心应手。

  在位于大兴瀛海的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这几年已看不见纺织工人在车间忙碌的繁忙场面了。随着纺织制造业退出京城,大车间变身“小而美”的高级定制工坊和科研工作室。柜子里,羊绒新品塞得满满当当;桌面上,摆着设计图纸和装进密封袋里的羊绒样品。

  让他最欣慰的是,虽然纺织制造业退出了北京,但雪莲羊绒的研发工作依然有声有色,输出的技术人才在全国各地扎根,羊绒新工艺也遍地开花。

  在今年1月刚挂牌成立的“苗晓光创新工作室”,已退休两年的苗晓光经常一大早就到岗,和几位老师傅探讨着一款“牙刷”绣羊绒产品的技术实施方案。闲不住的他手把手指导着年轻人做成品检测试验,带领研发团队从事着多项羊绒科技项目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