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北京时尚控股:把准方向,践行国企的中国式现代化使命担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前景。北京时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时尚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顾伟达表示,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为北京时尚控股未来进一步深化改革、践行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传承优秀传统 顾伟达表示,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作为首都纺织服装行业的国企代表,北京时尚控股要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按照《决定》擘画的时代蓝图,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牢牢把握主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任务,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真正以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人民对时尚美好生活的向往,打造满足首都市民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时尚品牌,为建设北京"时尚之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决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对此,顾伟达表示,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北京时尚控股将致力于打造老字号品牌经典案例,讲好老字号品牌故事。 "北京时尚控股在品牌创新发展上将继续坚持以文化引领为核心、以数字科技为路径,持续通过品牌跨界联名、打造年轻化产品矩阵、加大探索行业合作等形式,同时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吸纳时代精神,加快融入符合新潮流的时尚产品之中,打造满足首都市民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时尚品牌,真正树立培育一批实力强、潜力大、具有‘首善标准’的‘北京品牌’,全力打造有影响力的北京时尚消费品牌新名片。"顾伟达说。 做强品牌矩阵 顾伟达介绍,今年,北京时尚控股旗下的铜牛、TIANTAN品牌入围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名单。目前,北京时尚控股已坐拥工美、雪莲、铜牛、TIANTAN四个"中华老字号",以及工美、雪莲、雷蒙、大华、铜牛、溥利、京冠七个"北京老字号"企业或品牌。 "文化载体离不开民族特色工艺、民族传承技艺和文创设计商品。"顾伟达介绍,自2022年北京时尚控股与工美集团实施战略重组以来,持续以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为契机,不断加强创新引领、研发设计以及数智化改造升级,将延展中华服饰文化的生命力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相融合,构建工艺美术品制造主业新发展格局。 "我们持续扩大‘北京时装周’等国际品牌影响力,北京时装周连续9年来致力于首都时尚消费的提质升级、中国时尚消费品牌的培育壮大以及国际间时尚文化的交流交融。"顾伟达说,"参与到北京时装周的‘老字号’品牌和国内新锐原创设计力量,多数以传统文化汲取设计灵感,通过文创、非遗相关主题的时尚发布秀、展览、论坛,展示中华传统文化技艺在新时代的蓬勃生命力。" 近年来,北京时尚控股不断加大企业研发投入,铜牛集团、燕阳公司、佳泰公司、中纺海天、京兰公司等重点科技项目产业化成果、市场化效果逐步显现。持续加强科技型企业创新内核建设,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截至目前,北京时尚控股共拥有市级技术中心4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 坚守使命担当 据顾伟达介绍,近年来,北京时尚控股不断筑牢产业基础,品牌服装业务强化多品牌协同发展,推动老字号品牌转型升级、新时尚品牌拓市增收,时尚品牌矩阵体系建设取得成效。 "京工1961"社区店坚持一店一策,抢抓市场消费热点开展营销;gretton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PURE TOUCH品牌强化品牌战略和销售目标引领;天坛品牌再次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北京时尚控股将持续致力于纺织服装、工艺美术等主业经营,统筹建设多层次品牌体系,形成发展合力。"顾伟达说,"在着力发挥科技创新对品牌内在价值的提升作用方面,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品牌产品功能性、舒适性与时尚性的融合,聚焦产品应用场景和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提升服装纺织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公益价值。" 顾伟达还表示,作为首都国企,北京时尚控股将继续主动承担国企责任。坚持低碳绿色发展,通过发展绿色循环经济、能源低碳转型以及自然资源的合理化利用等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推进产业援疆、京蒙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对口帮扶、捐赠等工作,全面履行国企社会责任。 来源:中国纺织报
2024-07-26
一件工艺美术国礼的匠“新”
3D打印建模、纳米材料运用……高科技手段的介入,不断拓宽工艺美术发展的路径,使得传统产业生态得以重塑。 传统工艺美术与"新质生产力"能碰撞出怎样的温度与调性?近日,北京商报记者走进北京工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工美集团"),揭秘国礼重器背后的新材料与新工艺,以及其所带来的新模式和新理念变革。 焕新技艺让国礼走出实验室 走进工美展厅,就能看到景泰蓝、雕漆、京绣、金漆镶嵌等众多国家级非遗在这里呈现。 "作为非遗传承的中华老字号,多次承担国礼设计制作任务。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至今,工美集团为APEC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设计制作国礼百余件。工美设计研发团队的一大优势,就是设计创新、技艺创新,可以快速推动科研成果落地。"北京工美集团副总经理、总工艺师王晶晶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实验室草图,到华贵典雅的国礼,作品背后是走出实验室的艰难与突破。比如国礼作品《丝路神骏》景泰蓝摆件,其研发历程让北京工美艺术研究院总工艺师秦思记忆深刻,数易其稿、反复斟酌的场景犹在眼前。 "当接到这件国礼研发设计任务的时候,我们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不断查阅、考证历史资料,光器型这块就做了多次调整和优化。首先参考了国家博物馆珍藏的唐代黑釉三彩马,但总觉得气势过于温婉含蓄,为展现国礼更为刚健昂扬的状态,又借鉴融入了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的三彩三花马的造型。"秦思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当代工艺美术不同于传统,首先考验的就是设计师的专业水准,要懂绘画、懂制作技艺,还要懂各种材料的特性,在工美大师着手制作之前就需要完成胎形图、丝工图、色彩图的设计,因为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制作工艺的实现难度。从景泰蓝的工艺流程来看,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108道工序环环相扣,《丝路神骏》的制作难度不言而喻。 "这种异形胎体在景泰蓝历史文物中是极为罕见的,制作过程有很多难点,比如在烧蓝时,特别容易出现‘崩蓝’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用丝工技术进行了补足,每一个丝在设计的时候,除了装饰效果,其实还有加固支撑的功能。马身选取的敦煌经典纹饰,并没有采用传统意义上的碎花满丝工艺,而是根据马造型的雕塑感进行了全新设计,马身上的丝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当时做了很多样品,反复试验,不断调整,最终才实现了国礼的惊艳亮相。"秦思说道。 王晶晶表示,"为工美产品融入不同的功能,将不同工艺结合,令人眼前一亮,背后却有很多曲折的故事。比如作为北京APEC会议国礼的《四海升平》景泰蓝赏瓶,当时时间紧任务重,工期和进度甚至是以小时计算。从工艺角度来看,设计师创造性地将三种传统珐琅技艺结合在一起,赏瓶上的APEC会标、主会场雁栖湖,还有天坛、长城等图案,有着瓷一般的细腻,其实是画珐琅。这些创新让人惊艳,困难也是接踵而至。因为多种材质和技艺的结合,最后的组装成为令人头疼的麻烦事。最终经过工美大师的反复研究,才将四个画珐琅片、四个錾胎珐琅花环和景泰蓝瓶身严丝合缝地组装在一起"。 不管是国礼研发,还是创作自主产品,工美集团都在尝试将设计创新与技艺融合,这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也是一种对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我们通过不同技艺的结合,让很多濒临灭绝的技艺再度活络起来,比如富丽堂皇的花丝镶嵌工艺,大都是做成摆件或者饰品,很少做成实用器,我们一个年轻的设计师以花丝镶嵌技艺设计了一款女士手包,还能开合使用,市场反响热烈。"王晶晶解释说,对于传统技艺而言,这其实是一种生产性保护,让这些传统技艺从靠财政补贴的困境中走出来,通过市场订单真正被社会所熟知、所恢复。 科技元素融汇传统"味道" 对于工艺美术行业而言,最大的瓶颈在于科技研发与融合应用,还有一个障碍就是理念认同不足。在很多坚守传统的手工艺人看来,传统意义上的经典就是皇家宫廷技艺的复刻,融入科技元素就会失去传统的"味道"。 对于科技手段的运用,很多青年设计师都持拥抱态度,秦思也表达了相同观点,"工艺美术虽然是传统行业,但不能拒绝科技,比如3D打印建模、纳米陶瓷等高科技材料运用等,可以大幅提高效率,同时解决研发制作过程中的一些难题"。 "传统技艺讲究的是温度、是匠心,以传统技艺还原经典,这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现实问题是,每一个历史阶段存在的作品,都会受限于当时的技艺,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随着时代的更迭、科技的创新、审美的变迁,需要做出提升和改变。科技赋能并不会改变传统的工序,也不改变传统的材质,只是通过一些科技手段让作品更加精美、质量更好、体验感更佳。比如在传统观念中,‘无砂不成蓝’,景泰蓝有‘砂眼’是很正常的现象,即便是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景泰蓝文物精品同样如此。然而,这并不是我们不去提升和改变的理由。目前我们已经通过调整原料、技术、工序,使得‘砂眼’现象大幅减少甚至没有,在新时代的语境下,我们可以通过科技手段的赋能,让景泰蓝作品得以更加完美地呈现。"王晶晶解释道。 一个"迭代式"创新的典型案例是,银制品氧化变色问题,这是长期困扰工美行业发展的技术难题之一。为打破这一瓶颈,2023年北京工美集团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研团队签署合作,共同开展"提高足银抗氧化抗硫化性能及其工艺应用研究",并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到市场所需要的银制作品中。 对于技术创新,王晶晶有其独到的见解,"消费者购买之后,是一种场景化的使用,不可能做到恒温恒湿,银制品氧化变色会影响观感,也会对我们的品牌有所影响。我们投入成本参与研发,就是希望通过基材的高科技和新型材料学的研究来攻克这一技术难题,这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而言是一种提升。其实,这就是工艺美术领域的新质生产力,用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技术,助力传统行业在品牌提升、技艺提升、产品提升方面实现质的突破"。 然而,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艺的融入之路并非坦途,研发成本高、难度大、废品率高、创新成果转化慢,都成为行业创新发展的掣肘问题。比如有相关媒体曾经报道过建盏废品率居高不下的问题,尤其是曜变、鹧鸪斑等斑纹的"窑变"过程难以预见,精品率甚至不足10%,废品的传统处理方式主要是打碎、掩埋,宋代建窑芦花坪遗址延绵不绝的建盏碎片就是例证。从行业发展角度看,提升品质把控的精细度,提升精品率,唯有加快技术研发和生产创新。 王晶晶坦言,"新科技的融入,并不是否定传统,而是通过科技赋能,实现流程、材料、工艺的标准化,最终实现产品的标准化。创新突破的确很难,但如果都不去改变、不去创新,行业永远不会提升。对于老字号国企来讲,就是要勇于迎接挑战去做创新,也正因此才更加确立了工美集团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创新模式助推工美"破圈" "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提出,为很多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呼之欲出。 "作为传统行业里的老字号品牌,工美集团在面对新的市场、新的消费群体的时候,有很多需要创新、改变、转型的地方,我们依托于集团的优势资源,对战略布局、产业方向、运营模式做了很多探索和思考,先后推出工美造办、京工美作、工美黄金、工美文创四个自主品牌,在老字号国潮焕新背景之下,2023年再度推出非遗新消费品牌‘予寻’,既是为拓宽赛道,也是工美尝试破圈的决心。"王晶晶表示。 破圈,这一点首先在"予寻"的艺术共创计划中体现出来,每期围绕不同的主题发布产品需求,吸引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参加,大大拓宽了产品研发和设计的思路。工美设计师的理念,可能更偏于工美风格和调性,而"共创计划"出来的产品完全打破了工艺美术的概念,通过孵化和运营衍生出很多新的产品。 运营模式的创新,为工美集团带来了全新的增量发展。目前通过共创孵化、供应链整合、营销资源共享等多种业务模式,已与数百位艺术家进行深入交流,并与近50位共创艺术家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合作面世系列产品20余款。值得关注的是,运营模式的创新重塑了团队角色,策略规划部门直接变成实操团队,从策划到设计、生产、销售以及宣推,整个产业链都是同一个团队来做孵化、输出,这是运营模式的创新、团队合作模式的创新,也是品牌孵化模式的创新。 纵观传统工艺美术行业,更多聚焦在非遗技艺本身,品牌化运营长期以来一直都是未被真正发掘的真空地带,这也导致行业整体缺乏品牌支撑,放量增长受阻。王晶晶认为,"仔细分析品牌化运营的圈层可以发现,品牌是为传统技艺增值赋能的有效途径,需要深入探讨工艺美术领域的品牌化运营模式。放眼全国,传统非遗技艺有很多,但并不是每一种技艺都适合转化,首先要符合品牌调性、成本可控,更要运用市场化的思维和品牌化运营的模式,才能让传统技艺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2024-07-16
引领文化传承,北京工美重磅亮相第四届消博会
4月13日,商务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简称"消博会")盛大开幕。作为工艺美术行业领军企业,北京工美携"工美造办"国礼级重磅精品与「予寻YUXUN」艺术非遗"中国礼物"平台国潮文创亮相北京展区,在呈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与工艺水准的同时,展现老字号的守正创新与市场潜力。 工艺精品展区以燕京八绝为主线,融合了景泰蓝、京绣、花丝镶嵌等国家级非遗技艺,在向中国及全球市场展现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的同时,聚焦高端工艺品消费领域,力争为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北京工美旗下艺术非遗"中国礼物"平台「予寻 YUXUN」携工美旗下自主品牌工美黄金、京工美作和工美文创的国潮精品亮相消博会,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生动演绎,展现品牌对于国潮时尚的独特理解和创新灵感。 同时,作为致力于扶持原创品牌研发与销售一体化的商业平台,「予寻YUXUN」携纺科所文创系列亮相展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工美携手一得阁墨业共同推出的"予寻x 一得阁·见字系列礼盒"在消博会平台上首发亮相。两大知名中华老字号品牌的这款产品将非遗技艺注入现代审美与全新的生活方式,吸引了众多年轻消费者的目光。 作为致力于打造新消费人群的艺术非遗"中国礼物"新平台,「予寻YUXUN」将持续与众多老字号品牌与非遗技艺携手,探索老字号品牌联合设计开发新模式,开创老字号品牌联名产品营销新篇章。 北京工美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此次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消费精品展,在呈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与工艺水准的同时,不断加强区域合作,为提升老字号品牌影响力,推动老字号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新活力助力。工美集团将持续发挥优势资源,不断跨界破圈,力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探索新思路与新路径。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青年报
2024-04-29
北京时尚控股公司深耕主业 助推首都时尚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是大力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关键时期。北京时尚控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国资委工作要求,深耕时尚主业,紧抓改革机遇,强化科技创新,持续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具备全球视野、国内领先、具有卓越竞争力的首都时尚文化产业集团。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北京时尚控股按照公司调整后的"十四五"发展规划奋力前行的关键之年。北京时尚控股将以首都发展为统领,深度融入"五子"联动,牢牢把握主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任务,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真正以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人民对时尚美好生活的向往,打造满足首都市民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时尚品牌,为建设北京"时尚之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聚焦时尚方向 老字号新阵容再壮大 时尚文化须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共振。北京时尚控股聚焦时尚发展方向,深耕时尚主业,不断筑牢产业基础。 ——雪莲品牌高质量完成杭州亚运会项目,取得良好经济效益;铜牛品牌聚焦产品研发设计,推动"铜牛生活空间"试运营,销售规模稳中有升;"京工1961"社区店"一店一策"拓展平台业务渠道,营收规模同比大幅提升;ArtFusion Ace、gretton品牌开拓代理合作,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PURE TOUCH品牌强化品牌战略和销售目标引领;"天坛"品牌再次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老字号品牌加速转型升级,新时尚品牌积极拓市增收,北京时尚控股品牌服装业务呈现多品牌协同发展格局,品牌矩阵体系建设成效持续显现。 前不久,铜牛、TIANTAN入围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名单。目前,北京时尚控股已坐拥工美、雪莲、雷蒙、大华、铜牛、溥利、京冠七个"北京老字号"企业或品牌,以及工美、雪莲、铜牛、TIANTAN四个"中华老字号"。老字号集结,时尚阵容进一步壮大。 作为首都城市更新中的一张靓丽名片,由北京时尚控股打造的北京时尚产业平台"北京时装周"自2016年创办以来,不断引领首都时尚产业转型升级。2023北京时装周不仅圆满完成一年两季活动,而且首次在前门大街上演开幕大秀。千年古都涵养新韵,传统时尚相融共生。百余场时尚文化活动衔接起城市与秀场,全网直播观看人次突破1亿,北京时装周正加快成长为活力、耀眼、聚核、引领的国际时尚发布展示营销平台。 ——文化创意业务多点开花,展现良好势头。莱锦文创园积极建设智慧化园区进一步推动服务增值;永乐文智园拓展服务内容培育和引进国家级高新企业15家;铜牛电影产业园持续加大专业公司招商引进力度;京工时尚创新园积极调整发展方向推动园区转型;雪莲·亮点文创园成功打造雪莲亮点艺术中心,成文化艺术打卡地;工美聚艺园不断拓展新客户,出租率稳步上升;方恒雪润园区纳入延庆区城市更新拟改造项目项目库,将向体育、文旅方向转型升级……遍布京城东西南北,北京时尚控股各大文创园区齐头并进发展,运营质量效益持续提升。 ——工艺美术业务同样亮点频现:强化设计研发与市场开拓,"工美黄金"形成设计方案50余款;"京工美作"加速布局各大城市商圈渠道;"国礼造办"在国家重大外交活动中持续发挥作用;工美文创积极开发设计文创新品、开拓销售渠道;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依托博物馆品牌和资源优势,全年常态化直播达400余场;非遗新消费品牌"予寻"全力打造全国性艺术非遗"中国礼品"平台。 ——以铜牛信息为核心,北京时尚控股的信息服务业持续加大研发力度,不断强化企业竞争力建设,云服务业务持续拓展新客户;国企老厂房升级蝶变,北京方恒科技超算与金融云计算密云基地项目也已顺利开工。 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是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要抓手。作为以品牌服装、文化创意、工艺美术、信息科技为主业的时尚产业代表,北京时尚控股扶持壮大老字号品牌,加快传统消费业态升级,加强合作拓展优质商业空间,持续增强时尚消费品牌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创新打造北京时装周,引领首都时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助力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和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新跃升。 深化改革提速 激发活力提高竞争力 改革再进一步,持续提速加力,企业发展活力得以持续激发。过去一年,北京时尚控股助力推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与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有效衔接,坚持横向协同、纵向联动,强化战略引领作用,改革动作频频。 积极推动企业价值创造行动,北京时尚控股编制完成了《公司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了11户对标企业和对标对象,切实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通过深入调研、科学对标、全面分析,完成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及四个行动方案评估报告,战略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 "两非""两资"企业清退与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企业疏解协同推进,北京时尚控股全面完成市国资委2023年度劣势及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国有企业疏解退出工作任务。持续推进劳动用工、收入分配市场化改革,企业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制度机制不断完善。持续稳妥推进新媒体技师学院、工美技校以及五家检测检验单位的调整改革。 持续深化改革是有效激发内生活力动力的关键。北京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已迎来关键期,立足新起点,北京时尚控股将加强政策研究、坚持系统谋划、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工作举措,抓紧抓实、加快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和对标一流(领先)企业价值创造行动,努力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取得新成效。 ——围绕时尚与工美深度融合,持续放大企业重组效应,北京时尚控股将在科学客观准确评估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落地执行情况的基础上,认真执行调整完善后的"十四五"发展规划,努力实现1+1>2的效果。 ——立足发展之需和管控现状,北京时尚控股将系统谋划,稳妥推进组织变革、机构调整、职能优化、资源整合,进一步厘清明确控股公司、二级及三级企业职能定位,进一步健全完善法人治理,加快构建适应打造时尚文化产业集团的组织架构体系和公司治理体系。 ——聚焦"三主一培"瘦身健体,北京时尚控股将以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抓手,对不符合主业定位、低效无效及亏损企业坚决淘汰、加快退出,精简法人户数,降低运营成本。 ——提升企业活力和效率,北京时尚控股将重点围绕主业经营实体企业,更大力度、更广范围在选人用人机制、收入分配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持续优化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务求市场经营机制改革落地见效。 科技创新驱动 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发展主引擎,是原生动力。北京时尚控股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旗下铜牛集团、燕阳公司、佳泰公司、中纺海天、京兰公司等重点科技项目产业化成果、市场化效果加速显现。 智能调温功能保暖衣"知冷知热",可有效缓解忽冷忽热给人体带来的不适,深受市场欢迎;低碳环保生物基纤维系列针织服装,创新面料织染工艺,一举破解了传统针织产品易缩水、易起球、易起皱等问题;裸眼3D技术方兴未艾,铜牛集团姜钊创新工作室通过发展3D建模技术、数字虚拟人、裸眼3D等先进技术,先后开发了公司北京通州元宇宙中心项目、2023上海进博会北京中轴线项目、山西大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项目等诸多项目……作为一家70多年的北京老字号国企,铜牛集团大力推进以产品功能化、服务数字化、管理信息化为核心的科技创新,系列成果正在涌现。 2023年7月,北京佳泰新材料有限公司获得"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在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获评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之后,这一崭新的认证充分展现出企业在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创新管理、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过硬实力。去年,位于通州漷县镇的103栋"薄膜连栋温室"项目全面建成,首次落户京郊,凭借其硕大的"身躯"、规整的"体态"、整洁的"外观",体现出现代农业设施的"科技范儿"。 探索校企合作,共推产学研深度融合。2023年,北京燕阳新材料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顺利通过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资质认证,科技实力稳步提升,不断向高精尖产业方向发展。企业与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北工大科技园有限公司)开展委托合作,有效提高产品挤出模具的精度、耐磨性和使用寿命。优化升级极地直升机吊运油囊,使首批产品在极地科考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创成果还有更多。中纺海天着力开展碳纤维上浆剂系列化、差异化技术攻关,已实现4款新型号产品量产;京兰公司"新型卫生用热风非织造材料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通过中纺联科技成果鉴定,同芯"皱皮"和偏芯中空热风非织造材料制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舒适卫生用热风非织造材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得"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北京时尚控股共有市级技术中心4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企业知识产权成果显著增加,仅2023年就申请专利25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获授权专利25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参与制修订行业标准10项,登记软件著作权32项。 强化党建引领 国企责任编织美好生活 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北京时尚控股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努力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不断筑牢发展的合力基础。 ——坚持党建融入和服务改革发展中心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加强企业形象传播,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持续加强基层党建,服务企业中心任务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不断提升。 ——通过持续加强干部人才工作,北京时尚控股领导班子队伍不断优化,青年人才队伍、技能人才队伍"蓄水池"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公司多种形式招聘各类人才500余人,铜牛集团姜钊入选"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人才",新媒体技师学院李文猛形象设计大师工作室和李晓琳大师工作室申报了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持续加强纪检监察工作,切实履行监督专责,坚定不移依法惩治腐败,企业改革发展的政治生态不断改善;持续加强群团和老干部工作,工会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发挥。 作为首都国企,北京时尚控股全面强化责任国企建设,持续做好乡村振兴帮扶。雪莲集团、京尚唯莱、大华时尚、工美集团完成对房山区南窖乡北安村、南安村、南窖村及密云区新城子镇苏家峪村年投入帮扶金额不低于10万元。 面对"23.7"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光华集团、铜牛集团、方恒集团主动作为,充实帮扶力量,协助房山区三个帮扶村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全系统提供救援物资共计约4.5万余元。扎实做好农租房腾退,光华五洲十八里店乡58户农租房、京工集团玉泉营200号院68户农租房腾退任务按期完成。 巍巍昆仑下,浓浓援疆情。北京时尚控股多年来的产业援疆、"工装援疆"取得良好成效。去年10月,市委书记尹力率北京市党政代表团赴新疆考察对接对口支援工作期间,代表团莅临京和纺织公司考察,对北京时尚控股公司产业援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新征程,新使命。北京时尚控股将持续加强责任国企建设,扎实推进产业援疆、"工装援疆"和京蒙协作工作,扎实开展企业帮扶集体经济薄弱村和消费帮扶等乡村振兴工作,扎实做好党建引领物业管理和垃圾分类两个"关键小事",以国企担当责任"编织"美好生活。 来源:北京日报
2024-03-11
中纺圆桌论坛第十八届年会在北京举行
2024年2月26日,中纺圆桌论坛第十八届年会在北京举行。本届中纺圆桌论坛年会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经济研究院承办、北京时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协办,主题为"以立谋进,发展纺织新质生产力",力求立足宏观视角,解读新一年国民经济形势,探讨纺织行业在加强融合创新、丰富创新应用场景、用好国内大市场等方面的机遇与挑战,助力纺织行业进一步破题新赛道突围、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本次论坛邀请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主办单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党委副书记陈伟康、副会长徐迎新及中国纺联各部门、各专业协会、各成员单位的负责人,协办单位北京时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顾伟达,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郭永昊,党委常委、常务副总经理赵宏晔等企业领导出席。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主任王远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主任白泉、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北京华夏工联网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喜文等专家应邀参会。此外,来自纺织企业、纺织服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新闻媒体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本届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逾万人次通过线上观看论坛直播。论坛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徐迎新主持。 何亚琼在致辞中表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党和国家深刻分析把握国内外形势变化,着眼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任务提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新型工业化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何亚琼强调,深刻认识把握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定位、重要内涵、方法路径,是发展纺织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前提和科学行动指南。2023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委联合印发《纺织工业提质升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了近三年纺织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确定了到2025年纺织工业的发展目标,明确了7个方面24条重点任务。对于纺织行业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何亚琼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脚踏实地,以数字生产力筑牢纺织产业制造优势;二是要内外兼修,以品牌影响力激发纺织产业底蕴优势;三是要守正出奇,以科技创新力展现纺织产业体系优势;四是要放眼全球,以高水平开放合作拓展产业空间优势。 郭永昊在致辞中表示,多年来,北京时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中纺圆桌论坛的协办方和重要参与者、受益者,始终与中国纺联通力合作,致力于汇集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各方智慧,研判纺织行业发展态势,为推动行业深化转型升级,实现创新发展搭建了重要合作交流平台。过去一年,北京时尚控股公司积极做优做强品牌运营、文化创意、工艺美术、信息科技四大业务版块,北京时装周影响力持续提升,圆满完成产业援疆、工装援疆以及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保障工作,总体实现平稳发展。2024年公司将深度融入北京市"五子联动"发展格局,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要任务,攻短板、练内功,抓创新、谋改革,履行好国有企业责任,努力以时尚文化产业集团的高质量发展新成效,为新时代首都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论坛期间,孙瑞哲以"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题作主旨报告。他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纺织行业顶住现实压力,围绕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中保持回升向好态势,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中国纺联深入研判纺织行业发展形势,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任务,编制发布《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纲要(2022-2035年)》,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全行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孙瑞哲强调,纺织行业作为具有全球比较优势的制造部门,正处于向更高级形态和更合理结构跃迁的关键期,围绕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方向,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动力。孙瑞哲指出,纺织行业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高质量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应做好五个方面重点工作:一是锚定科技,强化创新,努力发掘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潜力,增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支撑。二是发展科技、金融、技术、数据等创新要素市场,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推动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流动集聚。三是立足国内统一市场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凝练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市场推动产业科技创新的孵化器、加速器、放大器作用。四是加快产业低碳转型,推动绿色发展,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形成激励企业主体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良好市场生态。五是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兼顾效率与安全优化国内产业布局,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环境,强化优质、新兴产业链的根植性和完整性,推动协调发展。 王远鸿以"2024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展望"为题进行主题演讲。他认为, 2024年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仍将错综复杂,全球经济低增长、贸易低增长、高通胀、高利率、高债务的"两低三高"发展态势更趋明显,"脱钩断链"等外部冲击仍将存在。我国宏观经济稳中向好态势仍有望延续,但回升基础有待夯实、内生动力尚待巩固、社会预期亟待改善等发展压力仍然存在,部分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宏观经济恢复向好将呈现一定的曲折性、复杂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应重点做好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扩大内需、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九方面工作,把握和处理好速度与质量、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白泉以"我国能源转型的方向及对工业行业发展的影响"为主题,从"我国能源转型进展""我国未来能源转型方向"以及"中长期能源转型对工业发展的影响"三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他表示,近年来我国能源转型取得长足进展,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能源消费结构加快优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明显提高。我国推进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标志着以能源转型促进产业和供应链发展,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培育形成绿色生产力,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涵。未来应围绕增加非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主体能源需求比例、提高终端部门电气化水平、优化电力氢能等低碳能源比重等方向持续推动工业领域能源转型,立足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战略,积极顺应能源转型大势,在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培育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王喜文以"人工智能、未来制造与纺织产业数智新赛道"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波折发展,全球人工智能在算法、算力、数据三大核心要素和关键技术的逐步完备和广泛交互流通的共同支撑下,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阶段。以ChatGPT、Sora为代表的生成式AI模型迅速跃升为全球科技领域前沿热门话题,人工智能技术强大的语言理解能力、文本、视觉和场景塑造能力以及创意灵活性进入全球时尚产业视野。随着生成式AI实现技术突破,人工智能将通过设计端、生产端、用户端重塑纺织服装产业,贯通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质检、智能销售和个性化定制的产业价值链条,大幅降低相关环节人力投入和资源浪费,为纺织企业拓展新赛道带来全新机遇,以深化数智融合推动发展纺织行业新质生产力。 关利欣解读我国内需市场新消费特点及趋势,深入分析了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消费升级中的新消费""新形势下纺织行业新机遇"。她表示,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向全球中高收入经济体稳步迈进,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消费基础不断夯实巩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态势更趋显著,日益呈现个性化、智能化、品质化、品牌化特征,与此同时,"银发族""Z世代"等消费群体崛起,"国货潮牌""悦己体验"等消费热点备受青睐,直播电商、共享经济等新消费模式加快助力,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制造强国、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各项战略举措及宏观政策有力支撑下,纺织品服装内需市场也迎来了迭代升级的新发展机遇。在改善社会预期的推动下,纺织行业扩大有效需求应用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消费结构变化及发展特征为牵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立足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消费热点,增强新工艺、新产品开发力度,丰富产品品种,提高产品工艺设计和质量,创造更多有助于激发新需求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增强消费者的体验感、获得感和满足感,不断释放国内衣着消费潜力。 今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经济研究院作为承办单位,依托年会平台首次尝试形式创新,围绕"2024年纺织行业发展趋势及任务方向"主题,就行业发展中一些广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与观众共同探索。本环节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华珊,副院长刘欣、赵明霞分别就2024年纺织行业经济运行的风险点、增长点、突破点,纺织行业应如何理解"先立后破"以及新质生产力在纺织行业的具体体现等内容进行了丰富的观点分享。 来源:中国纺织
2024-02-28
“龙墩墩”再成顶流!“这在奥林匹克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
还记得两年前 北京冬奥会期间 "一墩难求"的盛况吗? 龙年春节前夕 换装"新皮肤"的"龙墩墩" 一经推出,就迅速成为年货顶流! "龙墩墩"再现排队盛况 "龙墩墩"发布当天 北京王府井工美大厦 西单联通营业厅内外 就排起了长队 随着全国各地全面开售 以及看到广西"小砂糖橘" 在哈尔滨收到"龙墩墩"礼物之后 在哪儿能买到"龙墩墩"? 更成为不少人共同的问题 1月6日,正徜徉在冰雪世界当中的"小砂糖橘"们收到了一份别致的礼物——来自中国联通黑龙江分公司的叔叔阿姨送来的"龙墩墩"盲盒玩偶。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赵卫东介绍 目前"龙墩墩"总体销售态势火爆 盲盒类产品已经供不应求 生产商正在加紧生产 为春节市场供给提供充足保障 同样的销售盛况也出现在南京 据现代快报记者 从南京秦淮礼物旗舰店了解到 "龙墩墩"系列新品中 "龙墩墩"钥匙扣最畅销 目前存货较少 旗舰店相关负责人表示: 虽然在南京还不至于"一墩难求" 不过年前这段时间 钥匙扣、徽章等小物件持续畅销 最近两周内 卖掉了近2000个"龙墩墩"钥匙扣 目前存货也只剩下 14个赤火款的"龙墩墩"钥匙扣 目前很多款式、品类都缺货 从"冰墩墩"到"龙墩墩" 不止换装那么简单 历届奥运会举办之后 诸如吉祥物、会徽等 都会成为奥林匹克历史知识产权的一部分 鲜有再更新设计吉祥物的案例 "龙墩墩"作为"墩墩家族"的一员 在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两年后 依然能成为顶流 则更为罕见 网友收集的"墩墩家族"。 事实上,"墩墩"的"换装"之路 也并不是设计新品这么简单 如果举办城市想在赛事之后 继续对奥运相关特许商品进行授权经营 则需要其所在地奥委会与国际奥委会协商 由企业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请 所在地奥委会"准入" 各方达成一致之后 才可以在该奥委会辖区内继续生产、销售 如果有新产品 产品设计也需要得到 国际奥委会和所在地奥委会认可 而北京冬奥会举办时恰逢春节 十二生肖是春节文化的重要主题 冬奥会结束后 为了延续大众对"冰墩墩"的热爱和期待 中国奥委会与国际奥委会 进行了反复沟通与协商 最终形成 以北京冬奥会历史知识产权为主的合作方案 实现了奥林匹克历史知识产权 在中国奥委会辖区内的再利用 续写冬奥故事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 "龙墩墩"设计师林存真介绍: "通常来说, 历届奥运会吉祥物在赛事结束之后, 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可能会留在像奥林匹克博物馆这样的场所, 作为一个历史见证, 但不会再进行更新。 但‘冰墩墩’不一样, 我们想把它作为一个鲜活的奥运文化遗产, 延续奥林匹克的品牌精神 这在奥林匹克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 林存真展示"龙墩墩"。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在林存真看来 以十二生肖为依托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是很有益尝试 "我们在奥林匹克文化平台上 嫁接了中国文化, 很多外国人看到‘冰墩墩’的‘变身’, 都有非常新鲜的感觉。 他们首先会觉得可爱, 之后就想要了解 ‘虎墩墩’‘兔墩墩’‘龙墩墩’的 衣服有什么特点。 比如这些不同的颜色有哪些寓意? 身上的配饰分别代表什么?" 林存真说 "这一求知探索的过程 就可以有更多的文化介入和载入。" "‘兔墩墩’发布之后 就有好多人问我‘龙墩墩’长什么样。 因为每个人的生肖不一样, 都盼着自己的生肖 以冬奥吉祥物的形象出现。" "如果有机会的话, 我们希望 把十二生肖的‘冰墩墩’都做出来, 满足大家的期盼, 这当然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你最喜欢哪个版本的"墩墩"呢?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24-02-05